享受北北人生:【啊啊啊啊啊!是字母哥!字母哥太宠了!】
最爱北北:【@顾北北,字母哥,你一定要记住每个重要节日,都要给北北投广场大屏啊!】
顾北北:【好。】
不用他们说,顾辰亦也会这么做。
北北之前在他这里许过愿,他的爱播他来宠,还要让所有人知道,这个主播他罩着的,如果有人敢惹她,让全世界陪葬。
虽然他不理解为什么要全世界陪葬,但照做就对了,听北北的肯定没错。
年会当天,林北北刚起床,就收到一大堆花,......
夜色如墨,许沉舟坐在办公室的灯下,窗外雨丝斜织,打在玻璃上发出细碎的声响。他手中握着那封没有署名的信,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最后一句:“谢谢你一直没关灯。”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页边缘,仿佛怕惊扰了写信人藏在字里行间的颤抖。
桌上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北北发来的消息:【公安部刚通报,陈志国背后的团伙不止一人。他们通过境外服务器中转数据,试图将“清源计划”的内部流程图和资助名单打包出售给某国际媒体,标价八十万美金。交易未完成,但技术部门发现,部分非加密日志已被下载。】
许沉舟闭了闭眼,太阳穴突突跳动。他知道,这些日志虽不包含真实姓名,却能通过行为模式反向推演身份??尤其是那些频繁使用语音输入、夜间活跃度高的用户。第487号……会不会就在其中?
他起身走到保险柜前,输入密码,取出一份标注为“夜兰-子协议”的文件夹。这是他与小兰私下拟定的应急方案:一旦确认有高风险用户暴露可能,立即启动“替身账户”系统,由志愿者团队模拟目标用户的行为轨迹,在多个平台制造虚假活动记录,混淆追踪路径。
“不能等风停,得主动起雾。”他低声自语,拨通林北北电话,“通知心理干预组,优先保护编号400到550之间的长期沉默型用户。另外,联系省妇联动用临时庇护所资源,准备接收潜在威胁对象。”
“你怀疑他们会动手?”林北北声音紧绷。
“不是怀疑。”许沉舟望着窗外渐密的雨幕,“而是知道。这些人不怕曝光,怕的是孩子真的学会反抗。只要还有一个女孩敢站出来指认老师,他们的权力就会裂开一道缝??而他们,会不惜一切去堵住那道缝。”
电话挂断后,他打开电脑,调出“静言舱”后台监控面板。屏幕右下角显示,当前在线用户数为**1,203**人,其中有**7**人在过去十分钟内触发了紧急求助协议。系统自动标记了三个红色预警点:甘肃临夏、贵州铜仁、河北邢台。
他点开邢台的那个ID??用户昵称“萤火虫07”,年龄登记为14岁,近三个月共提交五次模糊描述,关键词反复出现“办公室”“锁门”“不敢说”。最后一次登录时间是今晚21:18,停留时长仅47秒,像是匆匆进来又逃离。
许沉舟立刻联系当地合作教师张丽华。三声铃响后,对方接起,声音压得极低:“许医生……我刚从学校回来。‘萤火虫07’今天没来上课,她同桌说,她爸早上把她领走了,说是‘治病’。”
“她家地址呢?”
“城郊李家屯,老砖窑旁边那户红顶房。但她妈半年前就离家出走了,现在家里只有她和父亲、伯父……”张老师顿了顿,“许医生,你知道的,她伯父是校董会成员。”
许沉舟的心沉了下去。校董会??意味着有权调动安保、影响调查进度,甚至能左右警方介入的时机。
“我现在就联系邢台妇联和公安驻点专员。”他说,“你找个理由明天去她家附近走一趟,看看有没有异常动静。记住,不要正面接触,拍些外围照片就行。”
“好。”
放下手机,他盯着天花板良久,忽然抓起外套冲进雨中。司机老周正在车库值班,见他冒雨而来吓了一跳:“许总,这么晚了去哪儿?”
“机场。”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订最近一班飞石家庄的航班。”
“可您没带行李,也没报备行程……”
“来不及了。”许沉舟眼神坚定,“有些事,必须亲眼看见才敢相信。”
两小时后,他抵达邢台,入住一家靠近乡镇小学的快捷酒店。凌晨四点,天光未亮,他已站在李家屯外的田埂上,远处红顶房静静矗立,院墙高耸,门口挂着一把新锁。
他蹲在稻田边,用望远镜观察屋内动静。约莫六点半,一名中年男子拎着塑料袋出门,正是档案中的父亲王德海。许沉舟悄悄尾随其后,直至对方进入镇上一家早餐铺。
“老板,一碗豆浆,两个包子。”王德海坐下时,袖口露出半截手机屏幕,微信聊天界面赫然跳出一条信息:【人看好没?别让她再碰手机。上次的事要是翻出来,咱们都得进去。】
许沉舟瞳孔骤缩。
他迅速拍照上传至“夜兰”应急群,并附言:【确认存在共谋封锁事实行为,建议立即申请人身保护令。】
不到半小时,市妇联联合派出所上门核查。起初王德海拒不配合,坚称女儿“精神有问题送医治疗”。但在民警坚持下,最终同意让社区医生入户评估。
当医生掀开二楼卧室窗帘时,所有人都愣住了??女孩蜷缩在床角,手腕上有明显勒痕,桌上散落着撕碎的作业本,每一页都被重复写着同一句话:“我不是脏孩子。”
她被紧急送往医院,经初步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伴轻度营养不良。许沉舟在隔离病房外隔着玻璃看见她时,心像被狠狠攥住。
第二天中午,案件正式立案。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细节浮出水面:过去两年间,该女孩多次被伯父以“补习功课”为由单独留在办公室,期间实施猥亵;而父亲因惧怕家族势力打压,选择沉默甚至协助掩盖。
舆论瞬间沸腾。#邢台教师性侵案#、#谁来保护沉默的孩子#接连登上热搜。而这一次,公众不再冷漠。
无数网友自发在“静言舱”留言区点亮虚拟萤火,形成一片浩瀚星河。有人写道:“我也曾是那个不敢说话的孩子,直到看到阿依努尔的故事。”也有人说:“我的儿子昨天第一次告诉我,体育老师让他脱衣服检查身体发育……我终于明白,不能再装作听不见。”
许沉舟看着后台不断攀升的数据流,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每一起案件曝光的背后,都有无数次挣扎、崩溃与重生。而他们所做的,不过是搭一座桥,让灵魂从黑暗走向微光。
三天后,他在回程航班上收到林北北的消息:【教育部正式批复,“萤火小屋”课程全面纳入师范生必修模块。同时,最高检表态将推动建立“儿童陈述优先采信制度”,未来未成年人证词将在司法程序中获得更高权重。】
他望着舷窗外翻涌的云海,忽然想起多年前小兰躺在病床上问他的问题:“哥,如果我说的话永远没人信,那我还值得活着吗?”
那时他回答:“你值得,因为我在听。”
如今,这句话正变成千千万万人的回音。
飞机降落北京当晚,他拖着疲惫身躯走进办公室,却发现张敏等在门口,脸色苍白。
“怎么了?”他心头一紧。
“阿依努尔……她父亲昨晚突发心梗,现在在ICU抢救。”
许沉舟猛地站直身体。
“医生说,可能是长期高血压加上情绪剧烈波动引发的。他最后清醒时,一直在喊女儿的名字。”
许沉舟当即驱车赶往乌鲁木齐??那是阿依努尔目前就读的心理康复学校所在地。十个小时后,他站在医院走廊,透过玻璃看到那个曾经倔强的男人躺在监护仪旁,面色灰暗,呼吸微弱。
阿依努尔坐在床边,紧紧握着父亲的手,一遍遍说着:“阿爸,我回来了,我不走了……你说要教我骑马的,不能说话不算数。”
许沉舟站在门外,没有打扰。他知道,这一刻不属于他,属于这对终于重新连接的父女。
深夜,护士告知病情暂时稳定。阿依努尔走出病房,双眼通红。见到许沉舟,她怔了一下,随即扑进他怀里,失声痛哭。
“我以为……我以为他会恨我……”
“他怎么会恨你?”许沉舟轻拍她的背,“他是害怕失去你。就像所有不懂表达爱的人一样,只能用控制来掩饰恐惧。”
女孩抽泣着点头:“可我现在明白了,说出真相不是背叛家人,而是给家人一个真正相爱的机会。”
许沉舟带她来到天台,夜风清凉,星空如洗。远处城市的灯火与头顶银河交相辉映。
“你看,”他指着满天星辰,“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曾经躲在黑暗里的孩子。他们也曾以为自己渺小、无足轻重,直到有人告诉他们:你的光,值得被看见。”
阿依努尔仰头望着,泪水在月光下闪烁:“许医生,等我毕业,我想回到草原,建一所属于牧区女孩的‘萤火小屋’。我要让每个妹妹都知道,她们的身体神圣不可侵犯,她们的声音比鹰啸更有力。”
许沉舟笑了,眼角泛起湿润:“那我就等着那一天。”
一周后,巴特尔大叔苏醒出院。康复期间,他主动参加了“萤火家长成长营”的线上课程,学习如何倾听而非压制,如何支持而非掌控。某天直播课结束,他对着镜头磕磕巴巴地说:“我是哈萨克人,以前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但现在我知道了,真正的勇士,不是捂住伤口的男人,而是牵着女儿的手,一起面对风雨的父亲。”
这句话被剪辑成短视频,播放量破亿。
与此同时,“清源计划”迎来新一轮变革。在公安部技术支持下,新一代“静言舱”上线AI情感识别系统,能在用户语音颤抖、语速紊乱时自动触发三级预警,并联动就近社工机构响应。首批试点覆盖全国十八个偏远县市,三个月内成功干预潜在危机事件**117**起。
然而,风暴从未真正平息。
某日凌晨,许沉舟接到国际刑警组织东亚联络官的加密通话:【我们截获一批跨境数据包,内容涉及“清源计划”高层人员背景调查,目标包括您、林北北及三位核心顾问。幕后IP指向东南亚某离岸公司,资金链追溯至国内某大型教育集团前任董事长。此人之子,三年前因性侵未成年学生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系“清源计划”协助侦破的第一案。】
许沉舟握紧话筒,指节发白。
报复,终于来了。
但他没有退缩。反而召集团队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启动“燎原行动”??将“萤火小屋”模式标准化输出,联合高校法学院、心理学系培养基层守护者,五年内培训一万名乡村教师掌握基础心理干预技能。
“他们想让我们怕。”他在会上说,“那就让更多人站出来,让他们怕。”
会后,他独自来到“声音墙”前,将阿依努尔父亲康复后的合影贴在墙上,旁边是一段她亲笔写下的话:
> “阿爸说,草原上的风不会再吹灭萤火了。因为它现在知道,那光,是为了照亮回家的路。”
他转身欲走,却被一个小女孩叫住。她约莫十岁,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
“叔叔……这是我写的信,能帮我放进‘静言舱’吗?我还不敢自己按按钮。”
许沉舟蹲下身,温和地问:“你想说什么呢?”
女孩低头,声音细若蚊呐:“我想告诉校长,食堂的叔叔总是摸我的手……我已经录了音,可是……我怕没人信。”
许沉舟接过信,认真读完,然后牵起她的手,带她走到“静言舱”终端前。
“我们一起按下按钮,好吗?”
女孩颤抖着点头。
指尖落下那一刻,机器温柔响起:“你好,我在听。请放心说出你的故事,每一个字,都会被珍视。”
许沉舟陪她坐了整整四十分钟,直到她说完全部经过,情绪平稳。临走时,小女孩突然抱住他,哽咽道:“谢谢你……你是第一个肯蹲下来听我说话的大人。”
他轻轻回抱,喉头酸涩。
待她离开,林北北走来,递上一杯热咖啡。“又救了一个。”
“不是我救的。”许沉舟望着空荡的走廊,“是她自己迈出第一步。我只是恰好,没有转身走开。”
夜深了,整栋楼只剩他办公室还亮着灯。他打开邮箱,回复那封来自第487号用户的匿名信:
> “亲爱的朋友:
> 你说谢谢我一直没关灯。
> 可真正点亮这盏灯的,是你鼓起勇气写下那封信的那一刻。
> 警察来了,说明世界听见了你。
> 而我会继续守在这里,直到最后一个孩子都能安心说出‘我不愿意’。
> 永远为你留灯的人,
> 许沉舟”
发送之后,他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窗外,城市灯火如星河倾泻,映照着他眉宇间的疲惫与坚定。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
会有更多的窃取、威胁、抹黑、围剿。
会有孩子再次倒下,家庭再次撕裂,正义再次迟来。
但他也清楚,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开口,还有一个人愿意倾听,
这场名为“萤火”的革命,就不会熄灭。
风已经吹起来了。
它正穿过山谷,掠过草原,跨过江河,
吹向每一个曾被噤声的角落。
而他,将继续讲述下去??
哪怕声音沙哑,哪怕孤身一人,
也要让光,照进最深的暗处。
因为总有人,在等着被听见。
而他,绝不允许这个世界,继续假装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