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小说 > 介绍 > 天唐锦绣
加入书签 打开书架 推荐本书 报告错误 阅读记录 返回目录 返回书页

第二一七一章 入城受降

【书名: 天唐锦绣 第二一七一章 入城受降 作者:公子許】

天唐锦绣最新章节 2K小说网欢迎您!本站域名:"2K小说"的完整拼音tjjnw.com,很好记哦!https://www.tjjnw.com 好看的小说
强烈推荐:被贵妃配给太监当对食后诡三国天唐锦绣神话版三国风起明末饥荒年,我囤货娇养了古代大将军大唐之最强皇太孙皇叔借点功德,王妃把符画猛了隆万盛世

暗夜之中,可伦翁定取出火折子将烛台上的蜡烛依次点燃,这种来自于大唐的奢侈之物固然昂贵,但橘黄色的火苗先是犹如黄豆,继而光明大作,将堂内照得亮如白昼,且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他躬身站在诸葛地一侧,恭声道:“启禀陛下,唐军已经入城,正在逐处接管城内防务,军队已被收缴军械去往城外集结,等待后续整编。”
诸葛地依旧跪坐不言,缄默不语。
良久,才嗓音沙哑问道:“时辰到了?”
可翁定跪伏于地,悲戚道:“请国主上路。”
诸葛地盯着茶几上的白瓷酒壶,嗟叹道:“人生如朝露,所来若何,所去若何?”
可伦翁定悲泣不语。
诸葛地锤了下发麻的双腿,烛光映照瞳孔之中无限唏?:“亦或者,所有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倘若当日我并未屠戮范氏王族篡夺取王位,而是一如既往的做一个林邑忠臣,又会否有今日之劫呢?”
可翁定自然给不出答案。
人生当中有些事情是很难界定的,有偶然,也有必然,当回首前尘某一个节点发生变化,后续会否亦随之而变?
没人知道答案。
因为没有能够回到从前,假设的事情自然没有真正的答案……………
诸葛地的脸色在烛光之中晦暗难明,神情有些痛苦:“死其实并不可怕,然而国破家亡、血脉断绝,人生一世彷如朝露苦多、日出而尽,在这与河水南流、与草木同朽,在这世间却是什么都没留下。”
可翁定迟疑一下,小心翼翼道:“国主明鉴,唐军已经接管王宫防卫,即将到来此处。”
“自裁谢罪”并非大唐对诸葛地的惩罚,恰恰相反,这是可翁定在谈判之中唯一主动争取的“福利”。
堂堂国主若是沦为俘虏,受尽羞辱,岂非生不如死?
倘若等到唐军到来此处,那些红着眼睛博取功勋的大唐兵卒未必愿意遵守承诺,万一将诸葛地这位林邑国主视为一桩天大的功勋予以俘获,牛马牲畜一般押赴长安在大唐皇帝面前跪地献俘......
诸葛地一声长叹:“悔不当初啊。”
外头传来嘈杂声。
可翁定忍不住催促:“请国主上路。”
再等下去,唐军进来此处,陡增变数。
诸葛地大抵也知道拖不下去,将白瓷酒壶握在手中,目光闪动之间,双手微微颤抖。
自古艰难惟一死。
面对死亡,又有几人能够坦然受之呢?
“这酒壶精致美妙,盛以美酒,当是一大享受。”
“......请国主上路!”
可翁定语气重了一些,又道:“微臣处置完各种事宜,确保阖城稳定,便追随国主,生死相随。”
直至此刻,诸葛地似乎知道命运已经注定,不可更改,既不愿成为唐军俘虏,又很难下决心自裁的犹豫也终有尽时,酝酿良久,猛地仰头将壶中毒酒一饮而尽。
可伦翁定悲呼一声:“国主......”
伏地痛哭,双肩抽动。
城外,天色黑暗、雨水淅沥。
刘仁愿策骑先行,姜恪紧随其后,两匹战马差距仅只一个马头,身后一千轻骑、五千步卒快步疾行,东门外,城墙下,无以计数的林邑军队早已放下武器集结于此,等候唐军收编。
刘仁愿面色凝重,虽然林邑国已经投降,这些军队也放下武器,但如此之多的人猬集一处,一旦有人从中蛊惑、煽动,顷刻之间便能够酿成一场哗变,若掉以轻心,极有可能导致局面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他来到城门处便止住脚步,下令将林邑军队押赴前往之前唐军驻扎之营地暂时安置,另外将其中精锐兵卒略作整编即刻前往岘港收容……………
命令姜恪先一步进城,接受城内林邑文武官员、取得林邑国玺。
姜恪迟疑一下,道:“不如末将在此安置降兵,将军入城接受林邑投降?”
伐师灭国乃最为显赫的军功之一,而彰显此项军功的便是获取帝国国玺、接受帝国国主降书。
此等功勋自应由主将享受,岂能轮到他这个校尉?
刘仁愿看他一眼,沉声道:“不必在意其他人或羡慕或嫉妒,当务之急是赶紧将林邑纳入囊中,绝不容许有一丝半点谬误,否则咱们非但无功,反而大罪!”
姜恪实不愿再出风头,但此刻也只能顾全大局,领命之后率领数千人马自东门入城。
一队队盔明甲亮、雄壮威武的唐军策骑入城,按照事先预定之计划奔赴各处战略要地接管防务,阖城百姓几乎全部走出家门站在街巷两旁,对着唐军指指点点,交头接耳,面对伐师灭国的唐军,百姓也好,商贾也罢并未有多
少恐惧,反而更多好奇。
这就是天下第一强大的唐军吗?
看上去果然与林邑军队大不相同,身躯更为雄壮,气势更为肃杀,军容更为鼎盛......
以后咱们也要由这样的军队来保护了?
咱们也成唐人了?
倒也挺好……………
在林邑百姓,商贾瞩目之下,唐军自东门蜂拥而入,随即潮水一般涌向城内各处。
姜恪自率领千余兵卒直奔王宫,宫门、城墙、殿宇等等一一接管,直至国主寝宫,这才翻身下马,让兵卒将此处团团围住,自己一手摁着腰间横刀的刀柄,带着麾下兵卒迈开大步昂首直入。
明亮的寝宫之内,内侍、宫女皆跪伏于地,妃嫔们震天哭声在唐军鞋履踩踏地板之时戛然而止。
姜恪站在寝宫门口,见到一人仰面躺在床榻之上,头发、衣裳显然刚刚收拾过,若非面色青紫的中毒特征,看上去倒也有几分安详。
一挥手,身后几名早就收买的林邑官员躬身走上前去,仔仔细细查看一番,禀报:“验明正身,正是国主!”
姜恪狠狠松了口气,若是诸葛地不肯伏诛来一手偷梁换柱、金蝉脱壳,那可就麻烦了......
见可伦翁定跪在一旁,遂上前两步,温言道:“阁下居间奔走、消弭战争,使得林邑上下不虞陷身战火之中,功勋卓著,堪为表率!还请节哀顺变,协助大唐接管林邑全部事务尽快稳定局势。”
可伦翁定哭的喉咙沙哑,抬头问道:“未知上国如何处置国主之身后事......”
姜恪道:“都督有令,诸葛地虽然篡位夺权、窃据王位,但毕竟关键时刻为了举国百姓甘愿自裁以谢天下,故当以国礼葬之。”
无论如何诸葛地都是林邑国主,既然并未率军抵抗,以自裁之方式保住自己的体面,那么大唐就给他一个体面。
可伦翁定这才彻底放心:“谨遵上国旨意!”
唐军入城之时,林邑朝堂上下并不知诸葛地之打算,故而纷纷躲藏起来以免被唐军逮捕捉拿、兴师问罪,等到诸葛地已经自裁,且得到大唐准予国葬之礼,且可伦翁定当众宣读国主遗诏、林邑举国内附,那些官员们又纷纷钻
出来,兴高采烈的配合大唐接管军政事务,卑躬屈膝、极尽谄媚。
国家兴衰浮沉,国主生死存亡,又与他们何干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唐总归是要人来治理林邑吧?
连可伦翁定都投降了,更何况他们这些人呢......
有了这些人协助,接管林邑军政要务的脚步加快许多,等到刘仁愿将城外降兵妥善安置后入城之时,整个陀罗补罗城已经焕然一新,百姓,商贾们见战争消弭,局势稳定,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街上,面对入城的唐军载歌载舞,
热烈欢迎。
进入王宫,见到林邑官员在姜恪监督之下恢复税收、普查人口、安抚百姓,一切快速进行有条不紊,颇有些惊讶。
“不愧是书院学子,堪称文武兼备啊!”
刘仁愿不吝赞赏。
林邑虽然势弱,且诸葛地篡夺王位不得人心整个林邑国都蜷缩于陀罗补罗城一城之地,但毕竟是一个传承悠久的国家,如今举国投降内附于大唐方方面面需要协调的事情很多,结果姜恪带着一些水师将校、司马、文吏,几日
之间便几乎完成所有步骤,着实能力出众。
姜恪谦逊道:“不敢当将军夸赞,此末将分内之事。”
虽然遭受嫉妒不可避免,但反过来说不遭人妒是庸才,此番促成和谈已经是大功一件,再能善始善终,将整个投降过程稳稳当当处置好,这份功劳则愈发增色三分,到时候论功行赏,官升三级轻而易举,甚至有可能将勋阶也
晋升几级。
一场战争下来飞跃一个台阶,简直不要太过美好......
有快马入城直抵王宫之前,骑兵翻身下马飞奔入内,向刘仁愿禀报军情:“真蜡援军昨日夜间抵达雾温岭与我军激战,‘陷阵营’李谨行、李景仁恳请将军驰援!”
“敌军兵力多少?”
“大约五千之数,且极其骁勇、悍不畏死,我军兵力不足难以兼顾军寨周全,敌军数次攻入军寨之内,被击退之后便重新组织、卷土重来,战况极其激烈,我军伤亡不小。”
刘仁愿当机立断,对美恪道:“我率军前往雾温岭增援,你留在此地监管林邑上下,若有人贼心不死试图反叛,无需禀报可任意处置,对你的要求只有一个,务必确保陀罗补罗城之稳定!”
姜恪慨然应诺:“末将遵命!”
心中清楚,刘仁愿不带他去雾温岭,其实是在保护他,总不能所有功劳都让他一个人拿遍了吧?
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上一章 推荐 目 录 书签 下一章
天唐锦绣相邻的书:红楼琏二爷明末钢铁大亨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不当圣母之后,黑莲花连儿子都不要了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对弈江山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天赋异禀的少女之无相神宗抢我姻缘?转身嫁暴君夺后位